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公布数据,有何隐情?
官方数据
看到这个数据,内心无比沉重,因为这数据就有我的亲人和朋友在里面。
根据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披露,自新冠全面放开以来,死亡59938例,其中因新冠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死亡病例5503例,
90%的比例是合并有基础疾病,主要合并心血管疾病、晚期肿瘤、脑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代谢性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。
可以说,这是官方第一次将新冠基础病致死的病例统计进来,这已经是对公众最大的诚意,尽管数据很冰冷,但最起码我们能触摸得到。因为之前大家只能靠猜,靠周围人的以讹传讹,就是感觉死了不少人,但谁又不敢多说。
如今官方定了基调,新冠引起的基础病也纳入统计范围,这个要给官方点赞。
根据通报的数据,59938例新冠死亡病例中,平均死亡年龄80.3岁,65+以上的占了90.1%,其中80+以上的占了56.5%。
这一数据发布,瞬间给老年人判了死缓,说明新冠对老年人的伤害是最大的。
主流媒体发布,真实有效
为什么老人死亡病例高?一来,冬季本身就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加重的季节,老人就怕过冬。
二来,老人本身有基础疾病,而放开后,老人没有保护罩,在新冠面前可以说完全没有抵抗力。
三来,突然的放开,医疗挤兑肯定是在发生的,不然为什么买不到退烧药,导致很多人从轻症发展成重症,最后进不了医院,没有床位。
可以说放开后,各方面确实没有准备好,这个就不要遮遮掩掩,要正视这个问题,才能总结改进,毕竟每一个决策,都是拿生命在赌博。
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公布死亡数据?因为到了必须公布的时候,与其让大家猜,还不如让信息透明化,因为纸包不住火。
要知道放开一个多月,很多人的亲人、朋友感染新冠后去世了,但是自始至(zhì)终没有看到相关报道,如果没记错,还是当初北京报道了7例新冠死亡病例后,各地对于新冠死亡闭口不谈。
但老百姓不傻,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堆满了人,火葬场还需要预约,种种的迹象表明,因新冠死亡的人不少,但是没人敢说真话。
如今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接近尾声,但是重症患者还在增加,而意味着死亡人数会迎来一个波峰,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公布数据,那只会让问题复杂化。
毕竟这一波感染的人,该康复的也康复了,尽管还会伴随咳嗽、掉发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,但最起码还活着。
而感染后症状加剧的,要么送去医院,要么就在家自求多福。
因此这个时候公布死亡数据,非常有必要,这样能缓解大家的恐慌情绪。
那55938例死亡人数,真实吗?这么说吧,这个是统计的在院死亡人数,那么数据一定是真实的,而且千真万确。
但是我们要冷静下来,真实的死亡数据可能大于这个数。
为什么这么说!
一来,有些人过世了,都没能住进医院,可能是没位置,也可能是没钱住,或者没人知道过世了。
二来,有些人住进了医院,但是费用太高,最后有人提前出院,在老家过世,也没有统计进来。
三来,有些医疗机构还把数据捂着,没有提报给卫健委,可能是不敢报,或者是故意少报。
四来,有些人感染了新冠,但没有任何症状,或者没有检测出来,最后过世了,就没算在新冠死亡。
对丧亲之痛的人来说,这是伤口上撒盐。
对于统计的工作人员来说,全国这么大,要统计非在院的死亡人数,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对此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