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票通过向榆阳区慈善协会捐款100万元,用于疫情防控捐赠。
报告调度台,11月22日中能袁大滩矿业生产原煤3.1万吨,创本年度日产原煤最高纪录。
面对榆林疫情防控形式依然严峻复杂的局面,陕西中能煤田公司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在聚焦疫情防控全覆盖、能源保供协同推进、重点区域率先突破上赢得先机,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在陕西中能袁大滩矿业调度班前会上,值班领导按照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调度会的安排不断强调,在煤炭保供上,我们要坚决按照政府部门和陕煤集团、榆北煤业的有关要求,做到不打折扣、保质保量,要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,多出煤、出好煤。
当前,陕西中能煤田公司紧盯能源保供中长协客户需求任务不动摇,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部门、陕煤集团和榆北煤业关于迎峰度冬保供的安排部署,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各种困难,细化工作流程、合理优化采掘布局,科学组织煤炭生产,从上到下开展了各类形式的劳动竞赛、岗位描述等活动,用最好的工艺流程、最佳的工作状态、最优的产量成果,在疫情防控最严峻期,做到疫情防控、煤炭保供两不误、两手都能出成效。
最近,我们掘进速度不断加快,职工的工作量比往常减轻了不少,多亏有双臂锚杆钻车等新科技设备的应用。在11207进顺工作面,综掘一队队长杨林平提起最近区队提高进尺产量,对新设备的应用由衷感慨。
四化建设是中能煤田公司打造千万吨高级智能化矿井的驱动和支撑。陕西中能煤田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党亚明在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时,深有感触地说,数字化、智能化将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,我们只有在产业布局上超前谋划、布局才能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引领者。
他表示,陕西中能煤田公司下一步要用理念引领实现煤炭行业的效能革命,落实落地无人、少人自动化;环境革命,以职工为中心,井下工作面环境要达到降尘、少尘再到无尘;技术革命,以科技创新、装备创新等为引领,实现采煤生产从人控到数控,自动到智能。
要想产量上得去,安全生产必须做到第一保障。这是综采一队党支部书记张永的口头禅。从刚开始对六精三十六闭环精细化管理的吃不透到现在的如鱼得水,张永对安全管理七步流程赞不绝口。
这个涵盖了信息报送、建立台账、班前通报、生产安排、措施落实、整体部署、检查整改的七步管理流程,也成了中能袁大滩矿业各管理部门离不开的锦囊妙计。
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式,我们刚改造好的智能运销系统帮了大忙,正逐步向‘黑灯工厂’迈进。让数据多走路,让客户少跑路,是中能煤田公司智能化建设的缩影。市场销售部通过六0系统的精细管理实时仓位显示、AI识别报警、智能煤炭参配等功能,采用5G互联网+i煤炭模式,基于物联网、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前沿技术,实现从人控—自动—智能全面升级提速。
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紧扣疫情防控和能源保供两个关键词,中能煤田公司坚定干事创业的唯一性、第一性和特色性,以四轮驱动、四个支撑,推动企业四化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王惠武本报记者赵明